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易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申

   侯怒与犬戎攻宗周弑幽王于戏(音羲○华谷/严氏曰戏骊)
   (山下地名/亦水名) 晋文侯
郑武公迎宜臼于申而立之
   是为平王徙居东都王城(孔氏曰镐京为西周/王城为东周及敬王)
   (去 …… (第 2a 页)
   (康之宗庙而尽为禾黍闻者当流涕矣心摇摇/而不忍去天悠悠而不我知能为闵周之诗者)
   (一行役大夫之外无人也不知平王而闻此诗/也亦有恻于中否乎吾观书至 文侯
之命知平)
   (王之不足以有为矣所以训戒 (第 4b 页)
晋文侯
者惟曰/自保其国而已王室之盛衰故都之兴废悉置)
   (度外吾于黍离之诗重有感也夫○安成刘氏/曰小弁 (第 4b 页)
 指桓叔也沃曲沃也○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
 沃是为桓叔(安成刘氏曰按左传史记晋穆侯太子/曰仇其弟曰成师穆侯薨仇立是为 文)
 (侯文侯
薨昭侯立封成师于曲沃师服谏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
 (立家今晋甸侯也而 …… (第 7a 页)
 称先王焉(止斋陈氏曰襄公攘西戎救王室之难得/列诸侯故秦虽远处西垂而其民知有王)
 (室之尊王事之重东迁之后王室虽微而在于人心/者未泯也读 文侯
之命者叹平王之无志其有以哉)
 或曰兴也取与子同三字为义后章放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叶徒/洛反)王 …… (第 38b 页)
   (教之则虽老大有不忘者至于年日益壮虽强/聒之旋得旋失终不能久而不忘也○叠山谢)
   (氏曰幽王没于骊山此中国之大耻周家万世/不可忘之大雠也读 文侯
之命可以知诸侯无) (第 40a 页)
 而但知贪利以自私也(叠山谢氏曰皇父弃旧臣耆/德而不用不能勉强留一老)
 (以守我王其不忠甚矣平王东迁作 文侯
之命推原/召乱之由亦曰罔有耆寿俊在厥服西周之亡实兆)
 (于此使皇父秉政之时能留一老以守我王如周召 …… (第 46b 页)
   (继言正大夫离居卒章又言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似是东迁之际群臣惧祸者因以)
   (离居不复随王同迁于东都故见于诗词如此/而 文侯
之命亦曰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
   (服则其验也参考正月所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及节南山国既卒斩何 (第 55b 页)
 侯昭侯盖蔡人谥其君或公或侯两称之耳邦衡胡

 氏曰生有黜陟没有谥王者柄此以别臣下贤不肖
 而使人有劝惩也晋侯仇卒于平王之时谥曰 文侯
 
以谥加本爵足以知命于天子也是后周益衰诸侯
 没者不复请谥于王五等壹称公乃臣子之自谥此
 称侯者亦臣子 (第 29b 页)
  终也平王东迁历孝逾惠莫能中兴播荡凌迟逮
  隐而死夫生犹有可待也死则何所为哉故诗自
  黍离而降书自 文侯
之命而绝春秋自隐公而始 (第 2a 页)
 也轻以愚观之段实未死彼专责郑庄而恕段者非
 通论也春秋二百年国君以母弟故而召乱者多矣
 见于始年则 晋文侯
之弟成师及郑庄之弟叔段是
 也成师挟父之爱以陵其兄劫其兄之子而受封于 (第 14a 页)
 及射鸟兽皆近射也近射用弱弓则射大侯者用王

 弧射参侯者用唐大矣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
 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劳者勤劳王事
 若 晋文侯
文公受王弓矢之赐者
○其矢箙皆从其弓
 注曰从弓数也每弓者一箙百矢
○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 (第 16b 页)
循也正令也)一绌少绌以爵(谓三年时也言少绌明以渐也)
绌少绌以地(谓六年时也)三绌而地毕
周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秬音巨鬯敕亮反卣由手反彤徒冬反)黑黍曰秬酿以鬯草不言圭瓒(可 (第 11a 页)
知卣中樽也当以锡命告其始祖故赐鬯彤赤卢黑也马四匹曰乘) 文侯
之命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王使宰孔赐齐侯胙胙音祚(胙祭肉尊之比二王后)赏服大路龙旂九旒渠门赤旂(旂音祈旒 (第 11a 页)
(可也劳者勤劳王事若 晋文侯
文公受王弓矢之赐者故书椹为鞎郑司农云偡字或为鞎非是也圉师职曰)
(射则充椹质又此司弓矢职曰泽共射椹质 (第 17b 页)
固不下齐鲁楚灵亦
有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之语而曲沃伯篡
嫡得国僖王三年始受命以一军为侯则未可袭 文侯
侯伯之命以雄列国乃其因虢公得请甫十馀年旋假
道于虞伐而灭之八虞二虢皆文王师友而忽焉斩祀
于诡诸之手继 (第 10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详解卷四十八
             宋 陈经 撰 文侯
之命(周书/)
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之后不能自强周家遂不
 复兴皆自平王始也孔子定书曷为有取于此篇 …… (第 1a 页)
 施当其东迁之初王政尚存也岂可不叙之于文武
 成康之后及其末年王政已亡则黍离已降虽欲叙
 之文武成康之后何得而叙之哉
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观此书有以见先王封建诸侯之为有功于藩屏也
 秦王孤立故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西汉末年 …… (第 2a 页)
 难越去王都则晋郑咸黜不端由此观之诸侯之有
 功于王室也如此平王东迁之初则有晋郑焉依不
 然犬戎之祸非小变也平王以 晋文侯
有大功之故 …… (第 2b 页)
 王若曰而下皆册命之词也父者天子称同姓诸侯

 曰伯父叔父异姓诸侯曰伯舅叔舅所以见天子之
 亲诸侯也义和者 文侯
之字所以尊之也丕显文武
 克慎明德文武所以能如此大明者皆本之克慎明
 德明德乃聪明自然之德惟其克慎所 …… (第 3b 页)
 父义和汝克昭明汝显祖唐叔之训汝之身始能刑
 法文武之道用能合乃辟之心以继乃君之心追孝
 于前文德之人乃辟平王自谓也前文人即 文侯

 祖也平王自谓乃辟之心虽欲有为无有能合能继 …… (第 5a 页)
 王纲不振国家迁移之时而反为平安无事之语既
 不能奋然自立而所以命文侯者又皆宽閒自得之
 言此苏东坡所谓读 文侯
篇知东周之不复兴
 
  (第 7a 页)

文侯仇(音/求)
下卑(遐嫁/反)隰城(音/习)享醴(音/礼)之宥(音又/助也)请隧(音/遂)
(阙地通路曰/隧今之延 (第 7b 页)
  而穷所以巽在床下焉二巽床下无资斧可丧未

  见其害上巽床下有资斧而丧之正是凶也资者
  惟辟作福之具斧者惟辟作威之具也平王假
  文侯
以彤弓矢而周以东惠王假齐桓公以存三
  亡国而周以替丧资斧之凶也
(兑下/兑上)
 程子曰序卦巽者 (第 12a 页)
 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
 后为幽王大司徒犬戎之祸桓公死之子武公掘突
 继为司徒与 晋文侯
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十邑
 之地然则武公父子可谓善于其职有功于周故以
 郑次王惜乎其不能复周东辙为可 (第 1a 页)
 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燕杜预释之曰忾
 恨怒也觉明也诸侯有四夷之功王赐弓矢又为歌
 彤弓以明报功燕乐此言周之旧也至东迁以后平
 王以赐 晋文侯
(第 41a 页)
文侯
之命是也说者谓平王立 (第 41a 页)

 侯
有迎送安定之劳此谓有功于王室也襄王以赐
 晋文公见之左氏传为文公献楚俘于王之故此谓
 有功于攘夷狄也 (第 41a 页)
然文公之败楚师功大于 文侯
(第 41a 页)
    郑

周宣王封母弟郑桓公友于宗周咸林之地今永兴军
郑县是也及幽王败于犬戎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
文侯
定平王于东都卒取虢郐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十
邑今河南新郑是也又为开封之故地此郑与新郑之
别也
    齐 (第 3b 页)
 氏助之翼侯奔随(尹氏武氏皆周世族大夫也晋内/相攻伐不告乱故不书传具其事)
 (为后晋事张本曲沃及翼本未见桓二年弱按 晋文/侯
于平王有修捍之功其后嗣为曲沃所 王室不)
 (能救已非矣桓王反使尹氏武氏助曲沃于君臣恩/义邪正一切 (第 53b 页)
 书至戎若不如三国之党恶则讨之矣居夷浮海之

 之意也中国既不知义夷狄或能知也
 附录左传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晋/地)之役生太
 子 (文侯/
也)命之曰仇(意取于战/相仇怨)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
 之曰成师(桓叔也西河介休县西南有/地名千亩意取 …… (第 15a 页)
 (战以为名所附意异故师服知桓叔之/党必盛于晋以倾宗国故因名以讽谏)(鲁惠/公)之二
 十四年晋始乱 (文侯
卒子昭侯/元年危不自安)故封桓叔于曲沃师 (第 15a 页)
 骊姬之谮即袭吾前日谮富子之术也城蒲与屈即
 前日城聚之意也吾尝考晋国之本末又知开祸端
 者非独士蔿其所从来远矣晋穆侯之二子长则
 侯
而桓叔其季也自桓叔以来 (第 31b 页)
文侯
之子孙不啻
 寇雠必锄其根夺其据而后已者良欲启子孙之业 (第 31b 页)
 耳殊不知吾私其子而杀其昆弟则吾之子亦私其
 子而杀其昆弟矣当桓庄剪害 文侯
子孙之时其心
 必谓是本既除则吾子孙无复有患矣岂知害其子
 孙者乃吾子孙即当献公剪害桓庄子孙之时其心 …… (第 32a 页)
 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

 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四马/被介)百乘徒兵(步/卒)千郑伯
 傅(相/也)王用平礼也(周平王享 晋/文侯仇
之礼)已酉王享醴命晋侯
 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皆王/卿士)内史叔兴父(大/夫)策命晋
 侯为侯伯赐之 (第 133b 页)
 之命其所由来者渐矣周之东迁惟晋焉依王不恤

 同姓爵其贼臣始于命曲沃而 文侯
之晋亡终于命
 三大夫而文公之晋亦亡左氏终于智伯通鉴始于
 三晋朱子诗有马公托始先几之感其以是夫
(第 60a 页)